健康網》保養血管有撇步! 醫:「這樣做」抗老、降發炎 – 自由健康網

by 健康編輯
0 comment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血管內皮細胞影響身體是否發炎,甚至癌細胞是否入侵。建議養成運動習慣如快走等,有助喚醒血管內皮修復力;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血管是人體中龐大的運輸組織,養分與廢物都須透過它傳遞,因此重要性不容小覷。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許多人都忽略了身體裡最沉默、卻最影響健康的角色:血管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s),它們決定著血液怎麼流、發炎會不會爆,甚至癌細胞能不能趁虛而入。因此建議平日養成運動習慣,不僅可瘦身,還能喚醒血管內皮的修復力、活化血管,有助預防血栓、降發炎、抗老化。

張家銘於臉書專頁「基因醫師張家銘」發文表示,有些人覺得血壓、膽固醇正常,心血管是否就不需要保養?其實血管中的血管內皮細胞,就像血管的「皮膚」,雖然看不見、摸不到,但當這層血管內皮健康時,血流滑順,發炎少,身體就像高速公路沒塞車。若它開始受損,問題就會像小石頭掉進引擎,慢慢磨壞整部機器。

運動刺激一氧化氮釋放防血栓

張家銘進一步指出,我們都以為運動是為了瘦身或燃脂,其實運動也可喚醒血管內皮的修復力。不論快走、深蹲、爬樓梯,當血液流動加快時,會刺激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它就像血管的放鬆按摩師,不但讓血管放寬,也能預防血小板亂黏、防止血栓,甚至還能降發炎、抗老化。

4大類食物助內皮細胞健康

此外,張家銘說,內皮細胞很敏感,高糖高油、加工紅肉、炸物、含糖飲料都會讓內皮發炎、NO變少、血流變慢、血壓上升,慢慢啃蝕血管的彈性。建議日常飲食應攝取有助NO生成的深綠色蔬菜;含多酚具抗氧化力的藍莓、葡萄、黑巧克力;提供Omega-3抗發炎的橄欖油、堅果、深海魚;以及穩定血糖又顧血管的豆製品、全穀類;有助內皮細胞健康。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除富含多酚、Omega-3的食物有助內皮細胞健康外,多吃深綠色蔬菜也有助NO生成;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壓力大、睡不好血管也緊繃

張家銘並提及,長期壓力會讓交感神經過度活躍、皮質醇升高、NO被抑制,以致內皮細胞變得乾燥脆弱,血壓升高、發炎變多,均會讓心血管風險上升。所以,睡好覺不只是穩定情緒,也是血管每天修復最關鍵的時段。

至於有些人認為吃營養品也能修復?張家銘解釋,營養補充或可幫忙,但不能因此當藉口亂吃、亂熬夜。例如:白藜蘆醇、輔酶Q10、維生素C與E等營養素,確實在研究中顯示對內皮有幫助,但切記身體自己會修復才是王道,補品只是是給努力中的人一點助攻,並非奇蹟。

張家銘強調,多走一段路、少喝一杯飲料、早睡半小時、吃一口深綠色蔬菜、放慢呼吸,這些微小的動作,會讓血管內皮細胞回復彈性,也能讓身體內在節奏回歸平衡,並以更長的健康壽命回饋我們。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Related Pos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