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β型人類乳突病毒(beta-HPV)不僅與皮膚癌有關,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也同時出現HPV引起的口腔病灶。圖為口腔檢查示意圖。(資料照)
葉立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一種常見的人類乳突病毒(HPV)可能比我們認為的更危險。據《Science Alert》報導,β型人類乳突病毒(beta-HPV)過去被認為只會加劇紫外線傷害;但新研究發現,它其實能整合進人體細胞DNA,並驅動皮膚鱗狀細胞癌(cSCC)生長。
此結論來自一名34歲女性的病例。她因前額的皮膚癌反覆復發,接受多次免疫療法與手術,仍無法根治。基因分析驚人地發現,β型HPV已整合到她的腫瘤DNA,並持續產生病毒蛋白以幫助癌細胞存活。這是首次證實β型HPV不僅能嵌入細胞DNA,還能參與癌症維持過程。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免疫學家安利斯科(Andrea Lisco)指出:「這項發現顯示,可能有更多具侵襲性的皮膚鱗狀細胞癌患者,潛藏免疫缺陷,可望受益於針對免疫系統的治療。」
研究發現,該患者有遺傳性免疫疾病,導致T細胞無法攻擊HPV。雖然她的免疫系統能修復紫外線造成的DNA損傷,但T細胞缺陷讓病毒有機可乘,導致皮膚細胞癌變。她也罹患多處皮膚及口腔疣,與HPV有關。
在確認病因後,醫療團隊為她進行骨髓幹細胞移植,以健康細胞替代功能失常的T細胞。這項治療清除了侵襲性皮膚癌及其他HPV相關症狀,且3年追蹤期間未復發。
利斯科強調,這項成果是多學科團隊合作的結晶。他表示:「這一發現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免疫功能受損者罹患皮膚鱗狀細胞癌的看法與治療方式。」這項研究已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